在陕西咸阳,数字化转型正在为民营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能。2025年4月29日,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的数智化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轨道车正有条不紊地在生产线间穿梭,运输着货物。这一全国首条茯茶数字化生产线的引入,标志着咸阳的茯茶生产已经全面迈向智能化与数字化。公司负责人胡歆表示:“借助数字化技术,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几年的转型,我们切实享受到了数字化带来的红利,企业经营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自去年以来,咸阳市积极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召开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宣贯培训会,并举办了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联盟走进企业的系列活动。这些努力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目前,咸阳已有540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和95家民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层出不穷。开云电竞
咸阳市充分发挥“头雁”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有效激发了行业企业的“群雁活力”。为此,咸阳正在积极打造电子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合成材料等产业集群,以高标准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4月18日,记者走访了陕西科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其数控车床旁,工人们正熟练地运用切削工艺加工密封件产品,展现出高超的技术水平。科隆新材作为省内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主营业务涵盖橡塑新材料产品及煤矿辅助运输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矿产、化工、航空航海、冶金等多个领域。副总经理任瑞婷表示:“未来,我们希望建立产业链联盟,统筹制定液压传动产业链发展图谱,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咸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咸阳的民营企业正在加速融入全市的重点产业链。一方面,咸阳制定了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要点,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加大配套协作力度;另一方面,咸阳还积极开展重点产业链的产销对接活动,举办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惠企恳谈会,开展各类招商活动,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如今,咸阳的装备制造产业园中低压输变电产业集群、兴平市航空航海装备产业集群已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民营企业不仅是千家万户生计的保障,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咸阳新增“五上”民营企业213户,全市“五上”民营企业总数达到2377户,占全市“五上”企业的90.07%;民营经济的增加值完成了1701.9亿元,占GDP比重达56.7%。
咸阳的成功实践表明,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新趋势,更是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不断激活民营经济的新动能,咸阳正在为实现经济的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题:咸阳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激活民营经济新动能?
链接:https://www.ksrongchuan.com/kaiyundianjingdongtai/youxizixun/4001.html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邮件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