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展现人机协同城市智能新生态
在7月2日开幕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现场,AI同传声纹复刻、全流程AIGC内容生成等应用,展现着“人机协同”的城市智能新生态。
凭借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中国智慧”,北京正以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重塑城市发展范式。
参会嘉宾无需携带证件刷脸即可进入会场,全面实现无感通行;向全球征集以AIGC模式创作的大会主题MV,歌词、谱曲、演唱、视频制作全流程AI生成;大会现场同声传译的声音与嘉宾几乎一模一样,原来是采用演讲嘉宾声纹复刻的“AI真人”进行同传……在会场中,Kaiyun电竞处处可以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北京市深入贯彻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聚焦“技术、产业、应用、开放”4个维度,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全球标杆”。今年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核心产业增长9.7%。目前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达45%。
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北京中关村科金依托自研得助大模型平台打造的公安垂类大模型,已深度赋能某地公安反诈全流程实战,公安垂类大模型在接警环节通过实时语音转写与语义分析实现智能填单和秒级止付,应用后反诈接警效率提升80%,侦办周期缩短10至15天。
北京在教育、医疗、文化、交通、政务等领域有大量优质场景,《北京市关于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等专项产业政策有效支持场景开放,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
李女士在北京协和医院购买了一款原研药,使用医保码完成基本医保报销后,她选择使用商保码继续支付剩余费用,用了不到30秒的时间就在支付宝内完成了“医保商保”一站式同步结算。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全国首个医保数据赋能商保直赔案例发布,医保、商保有序衔接正在提速。越来越多的案例显示,数字经济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上,“北京数字经济十大标杆应用”发布。“京办”智能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可实现政务办公人员在线高效协作;“数字菜田”构建农业数据“全息感知”网络,实现精准化、无人化种植管理;腾讯以创新技术,让北京中轴线在数字世界“新生”,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范式;快手发布可灵AI创意生产力平台,将技术、体验和美学深度融合,助推视听内容创作工业化生产;北京亦庄建设全国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持续迭代;以数据驱动,建设智慧感知的生态环境新型治理体系,助力守护“北京蓝”。
在位于亦庄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北青报记者看到,一条产线台机器人各司其职:拍照机器人负责定位,自动上料机器人负责抓取车门并搭建,机械臂同时拧螺栓、打铰链,几秒钟便可以安装好一辆车的车门。据介绍,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仅车身车间就有381台机器人,工作效率是同级别人工车间的三倍。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表示,北京是中国数字技术的策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北京希望以自身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树立新的标杆,用数字技术更好地造福人民、促进城市发展。
AI应用的背后许多大模型来自北京的技术团队自研。以人工智能为例,北京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占全国总量43%,拥有14家AI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北京累计备案上线%,豆包、kimi等标杆模型性能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在2025北京智源大会上,智源研究院推出“悟界”系列大模型,拓展AI与物理交互边界。其中脑科学多模态通用基础模型见微Brainμ可以支持拓展脑机接口应用,在与脑机接口企业强脑科技BrainCO的合作中,首次实现了在便携式消费级脑电系统上重建感觉信号。智源正在与国内前沿的基础神经科学实验室、脑疾病研究团队和脑机接口团队深入合作,包括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与强脑科技BrainCO,拓展其科学与工业应用。
从硬件看,北京有92所高校,1000多所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研发投入强度多年都保持在6%左右。从软件看,北京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实施了中关村24条先行先试改革举措,不断夯实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环境。
城市作为技术变革与政策创新核心载体,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协作的关键力量。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成立仪式。联盟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数据治理、人工智能伦理、智慧城市应用等关键议题,深化城市集群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共建、数字治理创新等实践。
为了打造全球协作发展新范式,今年大会依托数字经济出海基地举办国际合作供需对接交流会欧洲专场、东南亚专场、中东专场系列推介活动。大会海外分会场首次赴欧洲,与西班牙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德国“未来世界”科技文化节深度联动,推广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方案”。
从2023年大会首次提出“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到2024年北京市联合首批成员启动“六项行动计划”,今年在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彰显北京持续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理念和创新路径的实践精神。
“北京有大量全球领先的尝试和创新,对国际社会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参照意义,我们很高兴在此启动数字经济新的伙伴关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说,数字未来不止关乎技术,更关乎人,我们要共同采取行动,确保数智化转型带给全球更美好的未来。
2024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人工智能企业超过2400家,核心产业营收超3000亿元,5G、IPv6、工业互联网、智能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国。
围绕深化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北京率先探索城市级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目前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已涵盖27个国际城市,同时围绕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项目合作,加强产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分享,探索数字规则和标准先行先试,激发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展数字人才联合培养,成立数字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发出“伙伴城市倡议”6项行动计划。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昨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经济出海国际合作论坛上表示,未来期待与各国政府深化政策沟通与战略合作,共同营造开放、透明、可预期的国际数字治理环境;与国际组织、专业机构加强协作,共建高效、便捷、安全的全球数字经济服务网络;与全球企业并肩前行,共同开拓新市场、探索新模式、应对新挑战,共享数字经济巨大机遇。北京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更高水平的服务,为全球数字经济企业来华发展,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搭建最广阔的舞台。
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荣誉理事长、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赵厚麟表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为数字经济的跨国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当下,北京将数字经济视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积极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协同共进,通过“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强化自身作为国际科创中心在共建“一带一路”枢纽地位,搭建多元科技合作平台,全力为全球数字经济互联互通与创新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赵厚麟表示,在此进程中,全国首个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一站式服务数字生态出海的创新平台“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落地大兴区,大兴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双自贸政策试点区域,凭借政府优势与先行先试机遇,依托“三区一门户”战略定位以及大兴国际机场的航空枢纽优势,正在加速高质量发展,而出海基地也将借助这些优势,为中国数字经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6月30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展示中心正式投入试运营,这是广西积...
2025-07-04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3日收盘,福龙马(603686)报收于16.11元,上涨1.64...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