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筑基 科技赋能:潍坊稷丰智慧农业的循环发展之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智慧农业已成为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山东省潍坊市作为农业大市,始终走在农业创新发展前沿。山东稷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生态循环农业,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互联网+”为纽带,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为潍坊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智慧农业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稷丰农业自2012年12月成立以来,便将科技赋能作为发展根基,通过整合高校科研资源、引入前沿农业技术,搭建起全方位的智慧农业技术框架。
在技术研发与引入方面,稷丰农业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其核心技术“五位一体”生态温室、三结合式生态养殖场、多功能生态温室均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农艺师王京平发明,这些技术将种植、养殖、能源利用、生态环保有机融合,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循环化与智能化。其中,“五位一体”生态温室集前温室、后冷棚、沼气池、畜舍、天然雨水收储池于一体,每栋温室东西长100米、南北跨度18米,通过太阳能利用、沼气能源循环、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集成,实现了节能、节水、环保的协同效益。目前,园区已建成29个“五位一体”生态温室,计划总数达50栋,总占地面积将达150亩。
针对农业产业升级需求,稷丰农业引入精准化生产技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郭岩彬副教授提供的富硒技术,让农产品实现营养强化,园区生产的有机富硒全麦粉、富硒黑猪、富硒鸡蛋等产品,有效填补了市场功能型农产品空白。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加工学院合作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则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建成的万吨石磨面粉厂及加工仓储物流区,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标准化加工流程。
“互联网+”与智慧农业设备的应用,为园区发展注入新动能。稷丰农业通过引入智慧农业监测系统、精准灌溉设备等,实现了对温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生产要素的实时调控。在设施生产区,滴灌、喷灌技术的普及使水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在生态养殖区,智能化饲料输送、环境调控系统确保了畜禽生长环境的稳定。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更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与高效化。
智慧农业的本质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循环。稷丰农业立足潍坊坊子区农业资源禀赋,以“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为核心,构建起全链条生态循环体系,实现了“有养殖业无污染、有种植业无农药化肥”的绿色发展目标。
在种养循环模式上,稷丰农业创新设计“三结合式”生态养殖场,将沼气池、畜舍、温室大棚有机结合。每个养殖场配备总体积300立方米的沼气池,畜禽粪便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和沼肥,沼气用于照明、增温及发电,年可产沼气2700立方米,相当于2.7吨标煤能量;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料用于作物种植,形成“养殖—沼气—种植”的闭环系统。目前园区已建成1个三结合式生态养殖场,计划再建5个,每个养殖场年出栏育肥猪1000头或黑猪400头。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更减少化肥使用量达80%以上,有效改良了当地中低产田土壤质量。
园区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上成效显著。通过“五位一体”生态温室的棚面集雨技术,每栋温室配备120立方米雨水收储池,夏季降雨收集量可满足作物生长基本需求;小麦及五谷杂粮种植区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水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在中低产田改造中,园区按“每100亩地配1个生态养殖场”的标准,通过沼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结合防风带、景观带建设,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多元化生态种养模式方面,稷丰农业形成了“温室种植+林下养殖+食用菌培育”的立体农业格局。80亩果树种植区中,百果采摘园与林下养殖区互补共生,果树下养殖的5000只蛋鸡不仅消除杂草,其粪便还为果树提供养分;25个羊肚菌繁育大棚利用果树修剪枝条、玉米秸秆等作为栽培基质,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种“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模式,使土地综合收益提升30%以上。
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升级。稷丰农业以“生产+加工+服务”三产融合为路径,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多元化服务,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价值链体系。
在标准化生产与质量管控上,稷丰农业作为山东省绿色防控示范点,以“绿色、有机、富硒、安全”为产品定位,制定了从基地到餐桌的全流程标准。园区拥有400亩有机认证土地,所有产品均通过生态循环方式生产,先后参与多项农产品标准制定。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消费者可查询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全过程信息,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目前主推的有机富硒全麦粉、叶黄素面粉、虾青素鸡蛋等特色产品,凭借过硬品质赢得市场认可,成为潍坊优质农产品的代表。
在深加工与品牌建设方面,稷丰农业以健康产业为定位,聚焦功能性食品生产加工。建成的万吨石磨面粉厂及加工仓储物流区,可生产富硒全麦挂面、食药同源冻干百合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条。公司着力打造“舜娃”“奥康乐”“沃原嘉实”等知名品牌,通过品牌化运营提升产品附加值2023年7月,园区成功启动北交所上市签约仪式,标志着品牌建设与资本化运作迈入新阶段。同年,园区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生态农场,潍坊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示范企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农业+”多功能拓展上,开云电竞稷丰农业推动农业与休闲、教育、研学等产业深度融合。园区建成科研培训观光区、潍坊市休闲农业示范点,多功能生态温室集生产、观光、展览、教育于一体,年接待游客及研学人员超万人次。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与中小学校共建实践教育中心,开云电竞园区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彰显了“农业+科技+教育”融合发展的成效。
稷丰农业的智慧农业实践,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上实现多重丰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效益方面,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成效显著。第一产业中,“五位一体”生态温室以葡萄种植为例,每亩年产4000斤,按每斤40元计算,每栋温室年利润达35万元,50栋温室年总利润可达1750万元;200亩富硒小麦加工成面粉和面条后,年利润约600万元。第二产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附加值提升50%以上。第三产业中,休闲观光、会议展览等年收入稳步增长。园区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创业100人,累计增加农民收入500万元,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互利共赢。
生态效益上,循环农业模式推动绿色发展。通过种养结合、沼肥还田等技术,园区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80%以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100%,有效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雨水收集系统与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40%;防风带与景观带建设,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2023年,园区被评为省级生态农场,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社会效益方面,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凸显。园区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绿色、有机、富硒的安全农产品,缓解了潍坊地区缺硒问题,满足了群众“吃得健康”的需求。通过优先聘用贫困农户、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园区助力精准扶贫与乡村人才振兴,被评为潍坊市工友创业园、区级青年发展友好型企业。其探索的“稷丰模式”为农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全国各地农业部门与科研机构的考察学习样板。
展望未来,稷丰农业正加快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农业休闲研学等板块建设,打造区域知名的产业化联合体。稷丰农业的实践证明,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路径。潍坊将继续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赋能,让智慧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潍坊力量。
8月14日-15日,百胜软件主办的“胜券AI全国巡讲”活动火热登陆华南!14日广州站与15日深圳...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