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控制论与系统论,可将数字化转型中的各类技术及思路串联起来。下面重点探讨系统论的思想。
在思想方面,我提及了熊彼特对创新的认知。在熊彼特的观念里,创新实则是资源的整合。换言之,创新就是构建新系统,使普通要素发挥更大价值。通常而言,系统的价值需在更大的系统中进行衡量。熊彼特有句名言:发明不等同于创新,唯有将发明应用于经济活动并取得成功才称得上创新。也就是说,要用经济系统的价值观来评判技术系统的价值。何老的比喻进一步阐释了这个观点:技术价值取决于应用场景。技术的价值恰似半杯水:置于餐桌上是废物,处于沙漠中能救命。
我自幼便知晓“开放系统”的理念:封闭的系统会陷入沉寂。也就是说,系统的发展要依赖外部力量,系统的开放才能推动系统发展。这一理念指引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样也能引领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我着重指出创新要依靠机会,而机会是“条件与需求的改变”。其中,机会与需求源于系统外部。与之相对的观点是,有些人仅仅关注系统内部的变化。例如过分强调某些概念(像数字孪生、CPS、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人的视野狭隘,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在实践中就会“为技术而技术”。我引用德鲁克先生《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的观点作为依据:此书一半篇幅都在探讨机会。我时常谈及抓住机会的方式:变通目标与改变条件。这些从根本上都是从系统外部出发,去处理系统内部的创新难题。
我将这些思想进一步融入技术层面。在探讨数字化技术的基本理念时,我采用了控制论的理念。控制论的理念极为简单,但机会源自条件的改变。主要是摩尔定律的持续演进,开云电竞网带来了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变化的机会。我也探讨了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些十分“古老”的理念,如PDCA、对标找差。这些理念虽然古老,但在数字化时代,却带来了新的机遇。再如,我探讨了数据建模、根因分析。我不是把方法复杂化,而是指出在大数据环境下,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做事、有机会用简便的方法做事。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重大机遇,便是系统边界的拓宽。这样,在发现机会时,应着眼于更大的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还涵盖企业和社会这样的大系统。在企业和社会这种规模的系统中,我把创造价值的逻辑归纳为三点:多方协同、资源共享以及知识复用。这三条的本质,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的机遇,对企业和社会系统进行重构,也就是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把技术层面拓展至企业管理与业务创新的层面,包含新型商业模式的创新。然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难点,往往关联到人的利益。所以,我经常讲:技术问题的背后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背后是利益问题。这些观点,本质上都要求从更大的系统着眼,也被诸多实践所证实。
从更大的系统看待问题,才能够寻得机会。我常讲的一句话:管理界定技术的边界与天花板。这就是将管理与技术相融合,借助管理的改进提升技术水平。数字化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从管理切入。
数字化技术的一个本质长处,就是计算机能够协助人们在更大的系统范畴内达成优化。可以说,是计算机给人类赋能。这里大致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机器向人提供信息,人负责优化;这大致是信息化时代的思想。在第二个阶段,机器采集的数据,经由高级分析为人类提供信息,辅助人类决策。这就是人与机器共同决策,即工业互联网所谓的“重构人和机器的界面”,实现技术和管理的融合。AI大模型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是完全打通人机界面,让机器能够更自主地协助人们把事情做好。这大概是第三个阶段的人机融合。
借助人机融合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是价值的定义者,机器是价值的实现者,机器为人类定义的价值服务的。开云电竞网
标题:开放系统视野下的数字化转型:机遇、边界与人机共治
链接:https://www.ksrongchuan.com/kaiyundianjingdongtai/youxizixun/4116.html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邮件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