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截至2024年底,全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0.1,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当前,贵州正推动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以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应用,能有效助推企业降本增效,实现绿色安全发展。在六盘水市盘州市,贵州盘江新光发电有限公司通过建设智慧电厂模块,整合数据信息,提升机组智能化水平,实现每供1度电仅消耗269.88克标煤,比常规机组节约10%以上的煤耗。
贵州盘江新光发电有限公司数字化部信息专工陈盛楠告诉记者:“这就相当于我们整个发电厂的智慧大脑,所有的设备和信息可以通过智慧系统上传到后台,工作人员可以在集控室统一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大大减少了我们的人力成本。”
在遵义市余庆县的这家智能装备企业,每生产一个智能缝纫机机壳,都要经过二十多种铣刀铣削,还要完成上百个不同口径的孔洞。公司将半自动化设备更换成全自动设备后,精准度和效率都得到提升,目前年加工机壳可达5万台。
贵州省华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CNC加工车间负责人罗小强介绍:“换成了全自动化设备,我们只要先把程序设定好之后,它就能自主完成各项任务。车间以前需要200人,现在20人就能胜任,效率差不多提升了10倍。”
此外,企业还积极研发电脑花样机的软硬件及电控系统,并应用在自家生产的电脑花样机上,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该公司年产电脑花样机1万台,产品出口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国家,年产值达7000万元以上。
在遵义市播州区,这家农业公司为7000多个辣椒发酵陶坛附上编码,只需用手机扫码,管理人员就能立马了解全厂储存情况,让每一坛辣椒的发酵都有“数”可寻。
贵州卓豪食品有限公司库房专员付彩虹告诉记者:“我们输入坛号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数据。以前需要很多人工去管理坛子,有时会出错。但是现在有了这个数字化平台,就会更加清楚明白。”
在贵州省山地智能农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屏上实时更新着全省各地的农机作业量,作业轨迹清晰可见。据了解,这套“北斗农机管理系统”集成了北斗导航、开云电竞官方网站5G通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通过接入全省农机服务组织数据,能实时调度闲置农机进行跨区域作业,记录每台农机的作业面积。
今年以来,该系统线万亩次,逐步实现“数据在线调度、农机精准作业”的智能化转型。此外,该平台建立的农机交易市场已吸引38家企业入驻,今年已销售3300台(套)山地农机,覆盖“耕、种、管、收、烘”全环节。园区的研发基地内,新一代山地适用型农机也正在调试优化,即将规模化应用。
贵州省山地智能农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韦朝议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智慧农机全链条升级,强化技术攻坚,提升产品覆盖率,完善服务平台,实现全省农机资源高效调配,助力山地农业现代化。”
来源:贵阳台 黄雷 罗晶 六盘水融媒 李盈莹 黄照明 遵义台 杨梦云 杨云飞 余庆融媒 李宁 刘春 播州融媒 蔡城池
标题: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升级激活贵州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链接:https://www.ksrongchuan.com/kaiyundianjingdongtai/youxizixun/4215.html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邮件给我们